看到本行字说明订阅率不足被防盗了,请补足订阅或在36小时后查  彼时苏吟正坐在桌边缝一件中衣,听言一哂:“是呢,看久了也不酸,就是这样一来,手头做个绣活就常忘了时间,近来总睡得很晚。”
    “那奴婢得盯着姐姐早睡,不然万一姐姐熬病了,皇上要问罪的!”
    她边笑说边看了眼苏吟手里正绣的中衣。
    那料子是做中衣时常见的绵软的细绸,但是是明黄色,而且苏吟在绣个双龙戏珠的绣纹。
    田燕怡便不解道,“皇上用的东西,尚服局不都有专人做?姐姐何苦这么熬着。”
    苏吟一哂:“尚服局忙呀。
    我清闲一些,做这些可以把缝线处都一点点勉进去,穿着舒服。”
    “姐姐这才不是清闲,是心细!
    怪不得姐姐年纪轻轻就能当大姑姑!”
    田燕怡笑意满面,苏吟被她夸得有点不好意思,一推她桌上的点心,“赶紧把嘴堵上,给我好好抄东西,抄不完我可扣你月例!”
    田燕怡面色一白,赶忙塞了块点心入口,就闷头继续乖乖抄了起来。
    夜明珠温润的光泽照在纸页上,又从窗纸透出,一看就和旁的屋里火烛照出的光芒不一样。
    小院外,几个刚下值的宫女说说笑笑地经过院门,看见那光芒时都不由停了一停,有人笑道:“真是个好东西。
    也就是大姑姑能这么物尽其用地使着它,这要是给了我,我准定得给它供起来!”
    “哈哈哈,瞧你没见过世面的样子。”
    旁边的同伴一推她,“大姑姑什么好东西没使过?连顺手送给燕怡的都不是一般物件儿。
    燕怡那傻丫头也是不识货,昨儿我们去尚服局领衣服,她摘了支大姑姑送的雪花银钗就要谢那边的女官,吓得那女官死活也不敢收。”
    虽然只是银钗,但那银钗单论工艺也要值二三十两银子了,搁在民间够普通人家活十来年,放在宫里也是个值得好生赏玩的好物。
    可大姑姑明摆着不在意,她也没什么理由在意,因为她那里的银钗都是那种成色、那种工艺,见得多了自然就不稀罕了。
    宫女们谈笑着,很快就走过了苏吟的院子。
    一直默不作声的余泠兰却忍不住地回了好几次头。
    大姑姑可真是风光。
    在进殿侍候之前,她以为自己日后也能这么风光。
    可打从过年到现在,已经过了四个多月了,皇上估计还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。
    她干的还是近前侍候的活,在御案边研墨,但皇上就是看也不看她一眼。
    皇上会和大姑姑说笑,却不会捎带着和旁的宫人一起说笑,她有好几次都想寻机会插个话,到头来一次也没敢开口。
    .
    又过了两日,苏吟理完了乾清宫后五所库房近一年的典籍,在晚上时把它呈进了乾清宫。
    沈玄宁正值刚忙完了功课不想再多看字的时候,一见她送来的东西就头疼道:“有什么不合适的,你看着办就是了,不用给朕看。”
    “有要分下去的东西奴婢可以直接分,但这档,总得请皇上过目盖印啊。”
    苏吟边笑说着边从架子上取了该用的小印来,随口又道,“奴婢身边的燕怡抄了好几日呢,她可细致了,抄得整齐又好看,读着不累的。”
    “又变着法地替旁人讨赏是不是?”
    沈玄宁叹着气翻了一记白眼,说着信手翻开册子瞧了瞧,点了一行道,“这个草绿的碧玺十八子,拿去给她。”
    “谢皇上。”
    苏吟衔笑一福,沈玄宁斜眼瞪她,她道,“瞪奴婢干什么。
    奴婢只是夸了两句,赏是您自己要赏的……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沈玄宁想说你可真会说话,还没开口,旁边先柔柔和和地传来了一句:“大姑姑待下真好。
    燕怡打从调到大姑姑身边,得的赏比旁人都多呢。”
    苏吟一怔,抬头看去,只见余泠兰低头继续研着墨,一派温婉的模样倒是很好看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