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笔下文学 www.bxwx520.net,最快更新重生1931,我有一座军事仓库最新章节!

在城里,这个年月的木耳是高档食材,但在庄户人这里没有这个概念。

    一是老百姓吃不起,另外是没见识的普通庄户人不屑于吃这种东西。

    但谢掌柜可是见过世面的,这种野生黑木耳口感鲜美、营养丰富,甚至对人身体还有好处,弄到省城,价格不比肉低。

    但这种东西少的可怜,偶有收到,也不过是三斤二斤,一个季节也收不了百十斤。

    这次,江河说可以用大车来拉!

    这是什么概念?跟用车拉大洋差不了多少啊!

    谢掌柜还按江河的要求给每个人配了脚扎子。

    很多人不知道江河花大价钱采这些玩意做啥,但只要有钱赚,管他呢。

    这次的劳务费不按天算,按斤,采一斤黑木耳给2分钱。

    一是因为刚下过雨,黑木耳很湿很新鲜,也很沉;二是林子里的木耳真的多,一个人半天采二十斤还是没有问题的。还有就是牛角山无限大,无限采都行。

    头一天上半天,二十多个人采了六百多斤,江河现场发钱,采的多的赚了一块,就连秋桂都赚了八毛多。

    现场发钱刺激了大家的积极性。

    下半天,产量超过了800斤。

    晚上在山洞里吃饭的功夫,孬叔找江河:“根娃子,离牛角山最近的周家河、闫家河两个村的村长找了我,想帮咱们采山货,工钱少算点都行?”

    “少算啥?都一样,孬叔你记好数量给人家发钱就行。”江河说。

    采木耳的队伍一下子多了六七十人,当然,产量也多了很多。

    真金白银到手,这两个村的人也激动了。

    湿木耳必须得及时晾晒,每天不管采多少,谢掌柜都得立马运走,有日头了在阳光下晒,没日头了还得熏干。

    第一天采了1600斤;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第二天采了小3000斤;

    第三天采了3800多斤;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周家河、闫家河两个村里的人太多,山洞里住不下,两个村的村长就每天带自己的人晚上收工回去,第二天一大早再赶过来。

    一连采了十四天,江河决定收工了。

    这半个月已经慢慢深入牛角山超百里,这么多人的吃喝、住、往外运送都成了一个大问题:成本太高、效率太低,再这样下去不划算了。

    听说要收工,周家河、闫家河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样子

    后期效率低,平均下来每天采摘2500斤左右。

    木耳太湿,不能按干木耳的六毛五算,实际结算价谢掌柜给算了两毛八。除去各项成本结了近块大洋。

    “分脏”的时候,孬叔很难为情的样子:“根娃,闫家河、周家河两个村的村长不地道!”

    江河问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两个村长都是让我把他们那些人的工钱结算给他们两个,由他们和村民二次结算,他们的村民说村长要从他们的工钱里抽成,还说两个人早就巴不得咱们停工,他们好自己带人进山……

    他们说牛角山离他们村只有七八里路,一直认为是咱抢了他们的东西……”

    江河想到了会是什么情况,但牛角山也不是自己的,自己也管不了人家。

    “算了孬叔,由着他们自己弄吧。”

    让江河想不到的是,除了周家河、闫家河的人起了二心,就连皮家仡佬自己村里的人也准备单独行动了。

    喜欢重生1931,我有一座军事仓库()重生1931,我有一座军事仓库。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